宜興陶展現“一帶一路“文化先行風采
上月末,2023西望國際陶藝文化交流周圓滿落下帷幕。這場以“壺”為創作主題的活動,吸引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埃及等10多個國家的30余名世界頂尖陶藝家,圍繞陶藝創作、陶瓷藝術發展等方面進行研討交流?;顒悠陂g,國際陶藝學會榮譽主席雅克·考夫曼肯定了宜興陶在推動文化外交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并期望通過陶瓷藝術交流,吸引更多的人關注中國傳統文化。
宜興是“陶的古都”,尤其是位列陶都“五朵金花”之首的宜興紫砂,在古絲綢之路上曾與瓷器、絲綢和茶葉遠涉重洋,在國際舞臺上贏得了聲譽。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我市精心籌劃相關活動方案,在全國陶瓷行業率先主動呼應“一帶一路”倡議,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城市以及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舉辦大型展覽,放大宜興紫砂在“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影響力。尤其是今年5月,為慶祝“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市陶協與奧地利聯合國中文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紫氣東來壺茗千秋”中國藝術名家作品走進歐洲展。展覽期間,聯合國工發組織副總干事鄒刺勇等還就以紫砂藝術為例,圍繞中國工藝美術如何在聯合國扶貧支援非洲地區發展中發揮作用,與宜興紫砂藝術家們進行深入交流。
在走出去、請進來向世界集中展示宜興紫砂的獨特魅力的同時,市陶協、宜興陶博館等單位還攜手南京大學賀云翱教授等業內專家學者,通過舉辦相關論壇、編撰專業書籍等形式,研究探討宜興陶通過“絲綢之路”促進國際陶藝發展的深遠影響。其中,市陶協還先后出版了《宜興陶瓷史》《宜興紫砂陶》以及《七大紫砂老藝人中的任淦庭、裴石民、吳云根、顧景舟、蔣蓉及紫砂研究》1—5輯等專著,大力弘揚紫砂文化。宜興陶博館研究人員走訪宜興窯址、研究資料,與國內外專家達成共識,即宜興窯系是景德鎮窯系等國內八大窯系之后的第九大窯系,且是國內唯一的陶窯體系。今年,該館牽頭編纂了陶瓷類中英文對照工具書《中國宜興陶瓷漢英簡明辭典》,不僅填補了目前國際國內此類工具書的空白,為陶瓷藝術愛好者提供了學習、研究陶瓷文化的工具書,更為推動中國陶瓷文化,尤其是為“宜興窯系”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作出了貢獻。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市的江蘇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宜興陶博館也借互聯網之春風,增強宜興陶文化海外投送能力,提升傳播有效性。宜興陶博館不僅在全省專業場館中率先啟動網絡展,將眾多館藏精品陸續搬上微信公眾平臺,讓世界各地喜愛宜興傳統文化的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陶都“五朵金花”的魅力,還推出《文物少年說》,采用學生講述文物背后故事和陶博館講解員拓展陶瓷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形成全英文講解的系列短視頻,打造“紫砂故事、國際表達”的文化傳播品牌。圍繞科技傳播紫砂文化之美的發展理念,豐富紫砂從業者與愛好者的交流互動,江蘇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全球首個紫砂元宇宙平臺——“紫砂元宇宙”App。依托該應用,紫砂從業者可以建立線上個人紫砂藝術館,紫砂愛好者也可以生成虛擬身份,沉浸式參與虛擬空間的紫砂創作和各類活動。今年,在海南??谂e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央視記者也通過體驗的方式,向全球觀眾展示了企業致力于打造四位一體的紫砂文化傳播和交流矩陣,助推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成果。
宜興陶頻頻參與“一帶一路”,有效擴大了品牌影響力。中國宜興國際陶瓷文化藝術節獲評中國十大節慶品牌,日本陶藝大師奧川一俊、馬場九洲夫,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等一批國際、國內知名藝術界人士,都將宜興作為從藝生涯交流展示中的重要一站。今年5月,聯合國發行“國際茶日”1套10枚的小版張郵票,展示各國的茶、茶具和茶道,宜興紫砂壺穩居“C位”,體現了聯合國對宜興紫砂的高度贊譽。9月初,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由宜興紫砂藝人創作設計的“友誼之花”紫砂壺,成為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官方指定貴賓禮品。丁蜀鎮以陶為媒,推出了一個以文創活動為核心的陶二廠,吸引了國際陶藝學會、國內知名藝術院校、國內外知名美術館、藝術家人士等參與合作,把“陶式生活”演繹得更加生動,讓“中國陶都·世界陶醉”的城市品牌愈發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