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研學大營地”贏得師生青睞
“這里的研學旅行,緊扣農耕文明、農事體驗,從課程設置、實施到評估,全過程都有明確的執行標準,達到了勞動教育的預期效果。”近日,市湖濱教育集團金城小學副校長陳琦對楊巷鎮“一米研學大營地”(以下簡稱大營地)的研學課程贊不絕口。自8月初大營地試運行以來,已順利接待了蘇錫常地區的多個中小學生研學團隊和親子研學旅行團隊,問詢洽談研學事項的團隊也接踵而來。
大營地是楊巷鎮黨委政府精心打造的研學基地,被市相關部門聯合認定為“宜興市社會實踐活動出行地點第二批白名單單位”,由市宜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一米研學”研學旅行的課程開發和運行管理。該公司總經理王國忠說:“我們把研學旅行納入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整合各類資源,成功開發了‘一米研學’團體標準,讓中小學生在研學中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開發標準化的勞動教育實踐課程體系,是研學旅行取得實效的前提。市宜米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和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大綱的要求,依托楊巷鎮一米研學館、夢之源農莊等豐富的勞動教育營地資源,為不同學齡段學生、不同研學群體量身定制了勞動教育課程菜單,并將集中授課內容與勞動體驗課程進行無縫銜接,將趣味性、探究性、體驗性、實操性有機融入其中,確保勞動教育不走樣、求實效。今年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市婦聯在大營地組織開展了親子研學勞動教育活動,家長和孩子共同體驗了節氣版畫、小小木工等標準化課程,活動還把非遺項目楊巷蔥油餅的制作技藝搬進了課堂。“每個課程都有考評規定、有安全管理細則。”市婦聯相關負責人說,特別是家長全程與孩子一起動手學習體驗,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幸福感滿滿。
建立勞動教育課程的評估標準體系,是確保研學旅行質量的關鍵。“我們從學生、家長、帶隊老師和第三方評估機構四個維度出發,分別對勞動教育課程質量進行量化評估,由市教育部門評定等級,匹配確定相應的課程費用。”王國忠說,該公司還對承擔勞動教育的師資團隊專門制訂了考評標準,并對課程實施情況設置了“有獎建議”環節,促進了勞動教育質量的提升。“我們正在市教育局和市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為市教育局制訂申報‘一米研學’無錫市地方標準提供相關實踐依據。”王國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