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大家好!聽眾朋友。此刻時間來到上午8:30,歡迎各位繼續鎖定收聽FM96.1,宜興交通臺政風行風熱線的直播。我是主持人梧陽。
今天是宜興市大數據管理和政務服務局的熱線時間。近年來,市數政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聚焦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目標,深入踐行“怡心辦”政務服務理念,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動審批提速、服務提質、作風提優,奮力譜寫宜興政務服務現代化建設新篇章。首先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應邀來到直播室的嘉賓,他們是市數政局局長徐早其、副局長羅盛華、儲燕、單濤、王芳,歡迎五位領導做客直播室。
徐早其: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網民朋友,大家好!很高興通過96.1宜興交通臺《政風行風熱線》節目這樣一個平臺,來和聽眾朋友交流溝通,介紹我市政務服務相關工作,聽取聽眾朋友們的意見建議。
主持人:聽眾朋友,如果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見、建議都歡迎參加到我們的訪談中來,發表你的觀點,也可以提出你所關心的問題。熱線號碼是88568909,期待您的參與。
主持人:聽眾朋友,據了解,今年1-9月,市政務服務中心共收件62.15萬件,辦結61.94萬件,其中即辦件44.4萬件,即辦率71.45%。市數政局共辦結證照類業務11342件,其中辦理企業登記10800件;完成基本建設項目立項499個,投資總額479.39億元;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共完成三類交易總額66.46億元,各項工作成效明顯。
下面,請徐早其局長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今年以來市數政局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徐早其:好的,主持人。各位聽眾朋友,近年來,市數政局以企業群眾滿意度為首要標尺,落實“四敢”要求,聚力“五提行動”,積極改革創新,推動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今年以來,我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攻堅:
一是堅持改革賦能,打造一流市場環境。優化企業開辦服務,會同市城運中心,開通省內首條12345“企業開辦”服務專線,實現企業訴求的一號連通、一鍵直達和即時辦理。推行“智慧登記”“一照通辦”“一城通取”新模式,實施“一照多址、一址多照、集群注冊、免費刻章”等改革舉措,實現新設企業0.5天辦結率98%以上。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一業一證”標準規范建設,扎實推進“農商·蘇服辦”政銀合作省級試點建設,構建優質高效的市場環境。
二是堅持精準施策,提升項目服務質效。全面落實無錫市“三提三即”審批改革舉措,規范實施“項目前期策劃”,落實“兩個免于提交”、施工許可證分段辦理等措施,持續深化“拿地即開工”、“簽約即代辦”、竣工聯合驗收三項機制,全面推行“多審合一、多測合一”等模式,為重點投資項目審批按下“快進鍵”,打造“項目最快落地”營商環境品牌。
三是堅持數智先行,推進數字政務建設。完成市級“一網通辦”平臺框架建設,優化政務服務“一網四端”辦事支撐。聚焦“個人、企業、項目”三個全生命周期,推進企業開辦、出生、婚育、軍人退役等12個“一件事”實現網上辦理。推廣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實現更多事項“秒批秒辦”。推進“怡心辦”智慧政務一體機進駐智慧政務服務大廳、銀行網點、鎮街便民服務中心。
四是堅持公平公正,構建高效交易市場。修訂完善公共資源交易場內管理制度、交易平臺管理規則。開發應用輔助評標系統、產權交易系統、限額以下交易平臺,推廣使用電子保函,實現招投標、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全流程不見面。完成開評標場地改造擴容,實現進場交易項目零等待、快開標。持續加強開評標現場管理服務,規范交易各方主體行為,全力營造公平公正、秩序良好的公共資源交易環境。
五是堅持試點帶動,完善政務服務體系。以“農商·蘇服辦”政銀合作省級試點為契機,制定實施《宜興市“農商·蘇服辦”政銀合作工作方案》,明確“三有三好”標準和“四專”建設要求,梳理形成78項窗口高頻政務服務事項、240項STM機自助服務事項清單。通過先行先試、全面覆蓋,構建形成了“1+28+132”市鎮村三級政銀合作服務體系。
主持人:“一網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那么,請羅局談談,為推動政務服務從網上“可辦”轉向“好辦、易辦”,今年在“一網通辦”改革方面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羅局:好的,主持人。今年以來,我們深入推進數字政務建設,持續提升政務服務保障力。
一是抓好平臺建設強支撐。完成市級“一網通辦”平臺框架建設,完善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的預約、取號、收件、辦理、出件、評價等功能。加大我市政務服務信息系統整合力度,依托市統建的數字底座、能力中臺,迭加創新服務應用,并推廣至市、園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
二是推動系統對接促融合。積極對接省、無錫平臺,開餐飲店、開便利店一件事網上辦理平臺成功上線。“怡心辦”政務服務一體機開設“太湖e警”專欄,實現戶口戶籍信息登記、證明開具、邊境管理區通行證核發等23項公共服務事項自助辦理。
三是豐富應用場景優服務。圍繞企業從設立到注銷、個人從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高效推進26個省定“一件事一次辦”,其中企業開辦、出生、婚育等12個“一件事”實現網上辦理。今年6月,“入學一件事”平臺上線,通過應用電子證照,實現新生入學報名材料“零提交”和全流程“掌上辦”,5分鐘可完成報名全部手續,上線以來,全量完成我市12000余名新生入學報名工作。
四是推廣免證辦理提效能。持續做好電子證照歸集工作,推動高頻電子證照社會生活場景應用,今年以來,在不動產登記、教育入學、戶籍辦理等場景中,累計調用電子證照14萬余次,切實讓企業和群眾在實際辦事中少交材料或不交材料。
主持人:請儲局談談,在圍繞市場準入、準出便利化,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我們做了哪些工作?
儲燕:好的,主持人。今年以來,市數政局始終堅持以“好辦、快辦、方便辦”為導向,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目前,我市在業內資企業70261戶。一方面,緊盯便捷市場準入。持續優化企業開辦服務,推行企業登記當場辦,當場受理率達90%。放寬市場主體登記條件,推行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制度,推行“智慧登記”新模式。持續落實免費刻章服務,今年以來為新開辦企業免費刻制公章6032套,為企業節約開辦成本約180余萬元。推行“個轉企”改革,助力“小個體”轉出市場發展“大活力”。在中國銀行網點啟用證照登記自助服務一體機,為企業提供營業執照打印、公司設立、變更注銷等功能,實現營業執照跨區域、跨層級自助領取。另一方面,緊盯暢通市場準出。深化市場主體簡易注銷登記改革,推行簡易注銷“全程網辦”,實現企業注銷“一網登錄、一網共享、同步辦理、實時反饋”。推動市場主體“1+N”證照注銷套餐擴面增效,擴大“1+N”注銷范圍,并向園區(鎮、街道)推廣延伸,有效解決市場主體“退出難”問題。
主持人:為加快推進和服務保障全市重大項目建設,市數政局推行了專班服務“六步工作法”,請單局具體介紹下“六步工作法”?
單濤:好的,主持人。為推動重大項目快審批、早開工,市數政局會同專班成員單位,嚴格落實“雙專班”工作機制,推行了“聽需求、梳流程、列入庫、排計劃、幫代辦、提速審”六步工作法。
一是對接項目“聽需求”。按照市發改委公布的年度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會同各園區(鎮、街道),主動對接項目,靠前介入指導,對項目進行“問診把脈”,摸清企業現狀和發展需求,做到項目清、問題清、訴求清。采用“一企一策、定制服務”模式,精準有力做好項目策劃。
二是精準輔導“梳流程”。按照工業廠房、商業地產、民用建筑等不同類型建設項目,全面梳理開工前期申報流程和需要辦理的各類手續,為項目單位量身定制“一張流程圖、一個進度表、一套報審清單”。搭建政企交流平臺,開展集成式政策宣講、零距離個性答疑,推廣創新機制和改革舉措。
三是梳理清單“列入庫”。按照不同類別和申報進度,將項目分為技改類、已經取得土地和未辦理土地手續三類,建立三個項目清單庫,推行“分類辦”,建檔入庫、精準對接、差異服務。
四是把握節點“排計劃”。會同各園區(鎮、街道)梳理項目建設時間節點,列出時限、任務和責任人清單,倒推審批時序,倒排開工計劃,分解到月、細化到周、落實到天。建立周報告、月調度工作機制,聚焦關鍵環節和節點,提前研判可能存在的難點堵點,研究制定解決方案,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加速跑”。
五是優化服務“幫代辦”。聘請各涉審部門項目審批業務骨干,組建重大項目服務專員團隊,為省、無錫市重大項目開通VIP綠色通道。采用“一領導一板塊、一項目一專員”模式,根據動態更新的項目建設進度表,持續深化“提前介入、報建指導、動態跟進、問題協調、跟蹤回訪”服務機制,為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幫辦代辦”服務。
六是多措并舉“提速審”。深化“三提三即”改革,全面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菜單式”服務模式,分段分步辦理施工許可證,助力項目審批再提速。設立“聯合驗收一件事”專窗,集中受理建設工程竣工聯合驗收事項,進一步提高了聯合驗收工作效率。
主持人:去年,宜興市被列為全省政務服務體系建設省級試點。今年,宜興再次被省政務辦列為“農商·蘇服辦”政銀合作網點建設省級試點。請王局談談,我們在深化“政銀合作”方面所做的工作?
王芳:好的,主持人。今年,省政府把“政銀合作網點建設”列入為民實事工程,宜興、泗陽是全省“蘇服辦”政銀合作網點建設兩個試點,市數政局以“農商·蘇服辦”政銀合作省級試點為契機,深化政銀合作內涵,豐富政銀合作場景。
一是建設要求標準化。按照“三有三好”建設要求,即有辦理網點、有服務事項、有人員配置、運行機制好、專業技能好、監督管理好,推進市鎮村三級標準化規范化網點建設。二是服務事項標準化。聚焦企業群眾高頻服務事項,會同相關部門全面梳理網點首批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涵蓋78項窗口高頻政務服務事項、240項STM機自助服務事項。截至9月底,31家銀行網點125臺STM機共辦理政務業務15000余筆。三是網點建設標準化。按照“專區、專窗、專柜、專人”的四專標準,明確市級旗艦網點、鎮級標準網點、村級便民服務點專區、專窗建設標準規范,形成風格統一、設備統一、事項統一的總體布局。目前,構建形成“1+28+132”覆蓋市鎮村三級政銀合作服務體系。
主持人:今年以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流程高效、服務規范為目標,打造數字化、智能化、規范化的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請羅局簡要介紹下相關工作開展情況?
羅局:好的。今年以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緊緊圍繞公開透明、服務高效的原則,不斷提升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活力。
一是強化功能,打造數字化平臺。推進政府采購“不見面”系統平臺建設,實現政府采購項目全流程電子化交易,政府集中采購項目不見面開標率達到100%。今年以來,不見面交易成交金額61.93億元。推進限額以下工程項目交易平臺建設,并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二是優化舉措,推進智能化建設。推動智能輔助評標系統和現有建設工程施工類評標系統的對接融合,提高評標工作質效。常態化做好招標投標領域數字證書兼容互認,進一步優化招投標市場環境。
三是建章立制,加強規范化管理。制定《宜興市公共資源交易從業人員場內行為記分應用辦法(試行)》,明確交易項目見證服務的工作內容,規范交易主體的從業行為,做到“人有工作標準、事有質量標準、物有管理標準”,進一步規范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秩序。
主持人:“一業一證”改革是“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的新路徑,通過“一證準營”模式,實現市場主體“準入快、準營易”,請儲局介紹下今年“一業一證”的開展情況?
儲局:好的,主持人。去年,我們在無錫大市首推“一業一證”改革,將市場主體進入相關行業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綜合許可證”,極大提升了審批效能。今年,我們持續推進“一業一證”標準規范建設,梳理20個改革試點行業涉及的申請條件、實施依據、辦理流程等要素,分類形成行業綜合許可標準化辦事指南,制定實施《宜興市行業綜合許可證審批管理規范》,實現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核查、一次出證。提優市政務服務大廳“一業一證”專窗功能,推動各級行政審批局(便民服務中心)牽頭設置“一業一證”專窗。目前,“一業一證”改革延伸至周鐵鎮、徐舍鎮、新建鎮等15個鎮(街道),全市累計發放48張行業綜合許可證。
主持人:政務服務隊伍建設是政務服務品質提升的關鍵,請單局介紹下在強化隊伍建設、提升作風效能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
單濤:好的,主持人。一直以來,我們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實隊伍建設,持續轉作風、優服務、提效能。制定實施《宜興市政務服務作風效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開展“四查四提升”,全面提升政務服務作風效能。編制《宜興市政務服務標準化指導手冊》,組織全市政務服務系統專題培訓,加快構建政務服務現場管理標準化體系。建立完善全市“好差評”系統,開展“請您評價·我優服務”活動,實現現場服務“一次一評”、服務事項“一事一評”。創新推出窗口晨會制度,持續提升政務服務隊伍綜合素養。在各級政務大廳設立“疑難事 我幫辦”專窗,構建“上下聯動、全域覆蓋、接力幫辦”服務體系。建立“行風監督專員、政務體驗專員、項目服務專員”三員工作機制,讓客戶點問題,以需求評服務,推動窗口形象、業務能力、服務效能“三提升”。開展“局長走流程”活動,從企業和群眾視角體驗辦事服務,推動和解決辦事難點堵點問題,提升政務服務質效。
主持人:“拿地即開工”是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的重要舉措,請王局談談今年以來“拿地即開工”的開展情況?
王芳:為深入貫徹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加快工程建設項目落地開工,我局實施“拿地即開工”模式,放大“提前介入、平行推進、垂直銜接、及時轉換”的模擬審批機制優勢,強化“預審+代辦”“并聯+容缺”工作機制,為項目落地爭取“時間差”,確保企業拿地即可開工建設。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擴大項目覆蓋面,我局牽頭相關單位,定期召開“拿地即開工”項目對接會,全面梳理省、無錫和市級重大項目辦理進度,將審批服務向前延伸至項目前期策劃生成階段,向后拓展至項目開工前全鏈條、各環節,推進項目建設審批和土地掛牌摘牌“兩條主線”并聯辦理,最大限度提高申報效率。目前,我市“拿地即開工”項目辦結31個,正在辦理中10個,儲備26個。
主持人:最后,請徐局談談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徐早其:好的,主持人。營商環境優無止境。對標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營商環境標準,對照企業群眾更高的期盼要求,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我們將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數字政務建設等重點工作,全力以赴沖刺四季度,高質量完成全年度目標任務,著力構建現代化高效能的政務服務體系。一是打好改革攻堅“主動仗”,全面提升惠企服務能力水平、全程護航重大項目建設、全力優化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打造優質高效市場環境。二是下好數字轉型“制勝棋”,深入推進“一網通辦”“一照通辦”“一事聯辦”改革,強化“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免證辦”“秒批秒辦”等智能化場景應用。三是練好政務服務“基本功”,加快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健全建優、綜窗先行先試、審批依法依規、服務優質優效,持續擦亮“宜興業”營商環境品牌,以高質量政務服務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宜興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