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14046317/2023-00981 | 生成日期 | 2023-03-04 | 公開日期 | 2023-03-04 | |
文件編號 | 公開時限 | 長期公開 | ||||
發布機構 | 宜興市交通運輸局 | 公開形式 | 網站 | |||
公開方式 | 主動公開 | 公開范圍 | 面向社會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公開程序 | 部門編制,經辦公室審核后公開 | |||
主題(一) | 其他 | 主題(二) | 其他 | 體裁 | 其他 | |
關鍵詞 | 車輛,運輸,市場秩序 | 分類詞 | 交通,市場監督 | |||
文件下載 | 下載 | |||||
內容概述 | 2019年4月12日,交通運輸部以2019年第9號令公布了《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并于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便于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切實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就《規定》制定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
2019年4月12日,交通運輸部以2019年第9號令公布了《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并于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便于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切實做好貫徹實施工作,現就《規定》制定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解讀。
一、 出臺背景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和服務性行業,除承擔建設管理等任務外,還擔負著大量的行政執法工作。執法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也事關交通運輸執法隊伍形象。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不行為、亂作為、執法程序不規范、文書樣式不統一等問題,部先后出臺了《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1996年第7號令)及《交通行政執法檢查行為規范》《交通行政執法文書制作規范》等,對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規范化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并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對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作了具體部署?!缎姓娭品ā贰缎姓幜P法》等法規的制修訂以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等,對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提出了明確規定。原有的《交通行政處罰程序規定》,內容較為分散、單薄,缺少行政強制、行政檢查等其他執法程序的規定,也未充分體現新時期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新要求。特別是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后,立足新的形勢要求和基層執法實際,如何規范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行為也就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
二、 主要內容
《規定》共設10章128條和1個執法文書樣式的附件,包括總則、一般規定、行政檢查、調查取證、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罰、執行、案件終結、涉案財物的管理、附則等。主要內容有:
一是進一步規范了行政檢查行為。目前,有關行政檢查的程序尚無明確的法律規定?!兑幎ā方Y合工作實際,單設“行政檢查”一章,對行政檢查的行為進行規范,以解決檢查任性、檢查擾民等問題。如第十八條規定“執法部門在路面、水面、生產經營等場所實施現場檢查,對行政相對人實施書面調查,通過技術系統、設備實施電子監控,應當符合法定職權,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實施”,強調了實施行政檢查必須于法有據。第二十二條“實施行政檢查,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應當出示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證件,表明執法身份,并說明檢查事由”,對實施檢查的人員數量、亮證檢查等作了要求。第二十三條明確了執法部門實行行政檢查的禁止性規定,即實施行政檢查,不得超越檢查范圍和權限,不得檢查與執法活動無關的物品,避免對被檢查的場所、設施和物品造成損壞。第二十四至二十七條,則是對交通運輸行政執法中常見的路面巡查、水面巡查以及檢查生產經營場所等行為進行規范。第二十八條規定實施行政檢查,應當制作檢查記錄,如實記錄檢查情況,強化行政檢查的痕跡管理。
二是進一步規范調查取證的行為。實踐中,因交通運輸行政執法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不少執法案卷中的證據收集不規范、不齊全,甚至不合法,法律風險較大?!兑幎ā犯鶕滦抻喌摹缎姓V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等,對如何規范調查取證作出明確規定。第二十九條列舉了八種證據,增加了“電子數據”。第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四十條,明確了書證、物證、視聽資料、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現場勘驗、抽樣取證等證據的收集方式、注意事項等。第三十七條參考了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電子數據”的收集規范。第五十條規定不得作為定案依據的證據,如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被進行技術處理而無法辨別真偽的證據材料、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證人提供的證言等。通過對執法證據的收集、審查和認定進行規范,引導基層執法人員依法、全面、客觀、及時地收集證據,不斷提高行政執法的規范化水平。
三是進一步規范了送達執行等程序 ?!兑幎ā穮⒄铡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在傳統的直接送達、留置送達、郵寄送達、委托送達、公告送達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子送達的方式,即經受送達人同意,可以采用傳真、電子郵件、移動通信等能夠確認其即時收悉的特定系統作為送達媒介電子送達執法文書,但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除外。受送達人同意采用電子方式送達的,應當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中予以確認?!兑幎ā芬罁缎姓娭品ā返纫幎?,分別明確了罰款的執行、行政強制執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如第一百一十條明確違法的建筑物、構筑物、設施等強制拆除的程序,第一百一十二條明確了代履行的程序。第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條明確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及需提供的材料等。同時,《規定》第一百一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受理的,按照結案處理,有效解決了實踐中因執行難而導致的結案難的問題。
四是進一步精簡優化了行政執法文書 ?!兑幎ā吩谄鸩葜贫ㄟ^程中,充分聽取了基層一線執法人員的意見建議,對執法文書式樣進行了全面精簡優化,將文書式樣從原來的32種精簡到24種,刪除了執法機關內部有關審批流程的文書式樣。但是,考慮到各地執法實際和需求不同,對執法文書樣式也不是簡單的“一刀切”,規定對部沒有制定、執法工作中又需要的其他執法文書,或者對已有執法文書式樣需要調整細化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可以制定式樣,以適應基層行政執法工作的現實需要。
三、 新的制度內容
《規定》緊扣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有關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的部署要求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需要,新增了一些制度內容。
一是根據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要求,《規定》重新調整了適用范圍。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以前,交通運輸部門都是法律法規授權的相關行業管理機構進行執法,而且執法門類眾多,有公路路政、道路運政、地方海事行政、水路運政、港口行政、航道行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等,以致于執法機構重疊、職責交叉、多頭多層重復執法等問題較為突出。為解決這些問題,2018年11月27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整合執法隊伍、理順執法職能、減少執法層級、加強執法保障等作了全面部署。為此,《規定》按照中央文件精神,重新調整了適用范圍,刪除了之前各個行業管理機構進行執法的內容,規定“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包括公路水路執法部門及其執法人員依法實施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等執法行為”,做到與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相銜接。
二是《規定》細化了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內容。2018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的指導意見》。為抓好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的貫徹落實,《規定》第三條規定,執法部門應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加強執法信息化建設,推進執法信息共享,提高執法效率和規范化水平。在全面推行執法公示制度方面,第二十二條規定執法人員實施行政檢查應當持證上崗、亮證執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執法部門應當自行政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7日內,公開執法決定信息。在全面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方面,第二十一條規定執法人員應當攜帶執法記錄儀、攝像機、照相機等執法裝備,以及在附件中統一執法文書樣式,從而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形式,對行政執法中檢查、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全部過程進行記錄,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在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方面,《規定》第六十七規定,擬作出重大行政處罰決定的,辦案機構應當將案件調查報告送本單位負責法制審核的工作機構進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第六十八條規定,法制審核工作機構主要從七個方面對擬作出重大處罰決定的案件進行合法性審核,并提出書面審核意見,即一是行政執法主體是否合法,行政執法人員是否具備執法資格;二是行政執法程序是否合法;三是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合法充分;四是適用法律、法規、規章是否準確,裁量基準運用是否適當;五是執法是否超越執法部門的法定權限;六是行政執法文書是否完備、規范;七是違法行為是否涉嫌犯罪、需要移送司法機關。
三是《規定》注重加強對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意見》,《規定》第十九條規定,執法部門應當建立隨機抽取被檢查對象、隨機選派檢查人員的抽查機制,健全隨機抽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合理確定抽查比例和抽查頻次。隨機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兑幎ā纷⒅乇U闲姓鄬θ岁愂?、申辯和聽證等法定權利,對聽證程序進行了細化規范。同時,《規定》單設一章“涉案財物的管理”,嚴格規范涉案財物的管理,并明確無主物的處理,即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下落不明或者無法確定涉案物品所有人的,執法部門按照本規定第十七條第五項規定的公告送達方式告知領取。公告期滿仍無人領取的,經執法部門負責人批準,將涉案物品上繳國庫或者依法拍賣后將所得款項上繳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