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宜城街道召開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調度會,通報當前街道文明創建中的突出問題,找準“病灶”清積弊,對癥下藥促提升。
街道黨工委書記劉賽洪主持會議。劉賽洪說,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事關城市形象、民生福祉。通過前期的創建工作,宜城摸索出了一套有力有效的創建機制,并建立了明確的工作標準和工作制度,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建立了6個攻堅小組,在全街道掀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創建熱潮。文明創建貴在高標準落實、常態化管理,要將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融入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以文明創建為契機,克服工作標準不高、堅持不夠、發動群眾不充分等問題,進一步提高工作標準、強化隊伍建設,增強工作的責任感、榮辱感,帶著情懷、帶著使命走進群眾、服務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以過硬標準錘煉過硬隊伍,“嚴而又嚴、細而又細、實而又實”地做好文明創建、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等各項工作,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針對當前街道文明創建中的問題,劉賽洪希望:要加快改。要直面問題,迅速梳理問題清單,搞清楚問題是什么、癥結在哪里,第一時間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抓緊分析、抓緊整改,要在解決問題、破解難題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文明創建質量,提高干部隊伍能力。要加強聯。要加強部門聯動,形成與其他工作的有機聯合,高效推進相關工作。要堅持黨建引領,加強與黨建共建單位的聯系,動員在職黨員、志愿者參與文明創建。要深化“精網微格”治理體系,充分發揮“樓道長”、“睦鄰點”和微網格的作用,進一步發動群眾參與文明創建、長效管理工作,疏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打通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動脈”。要加密督。要進一步擴大督導員隊伍范圍,邀請居民代表、青少年等更多群體參與文明督導工作,通過督導引導更多人參與文明創建。要持續做好“社區互評+多方督導”工作,繼續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督導和青干督導作用,持續推進紀工委巡查視頻曝光模式,用足用好街道綜合管理服務指揮中心的數字化督導平臺,以督促改、以督促責、以督提效。
街道辦事處主任歐鵬就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內涵外延,要求要將文明創建與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等工作相結合,倒排時序、查漏補缺,形成問題清單,高效推進相關工作;要進一步做好群眾工作,提高群眾參與度、知曉率,形成群眾主動參加、積極獻計出力、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邵昀通報當前街道文明創建的基本情況、存在問題、督導情況以及社區互評情況。
為進一步推進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及打造最干凈城市工作深入細致開展,加大“雙城”創建工作落實力度,整體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宜興市“雙城同創·清晨行動”的基礎上,宜城街道結合街道實際,立即實施相應工作舉措,將街道定片領導,街道創建辦、建設局、綜合行政執法局(物管)、城管社區中隊等創建工作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社區(村)書記全部納入步巡人員范圍名單。
每天早上上班前1小時,街道定片領導到掛鉤社區(村)點位,創建工作相關部門負責人到部門管理點位,社區(村)書記到轄區內小區等點位,對環境衛生、公益廣告、基礎設施、公共秩序、文明行為等逐條逐項對標巡查,對發現問題立即協調解決。堅持“一線工作法”“步行工作法”“問題工作法”“三位一體”,通過經常性、高頻度、常態化的巡查,使文明創建中的問題難點、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在一線發現、在基層解決,推動文明創建水平不斷提升。